13701035068
当前位置:首页 > 刑事问答 > 民间借贷能否转化为诈骗

民间借贷能否转化为诈骗

来源:未知日期:2020-12-02 22:36:40

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,民间借贷是常见的一种资金融通行为,民间借贷的主体一般是自然人或者法人,进行民间借贷时,最好签订借贷合同,那么民间借贷能不能转化为诈骗的?下面由北京普胜达律师事务所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,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。

一、民间借贷能否转化为诈骗

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,民间借贷纠纷一般是不会转化为刑事诈骗的,如果借款人借款的目的是非法占有,骗取出借人款项的,本身就是诈骗行为,不存在转化问题。

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

第一条 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,是指自然人、法人、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。

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,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,不适用本规定。

第五条 人民法院立案后,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,应当裁定驳回起诉,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、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。

公安或者检察机关不予立案,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,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,或者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犯罪,当事人又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,人民法院应予受理。

二、民间借贷借款不还的后果是什么

1、借款纠纷诉讼被告

债权人向法院提起债权债务纠纷诉讼,债务人成为被告,要面临承担履行债务的后果。

2、财产被强制执行

债权人获得胜诉后,债务人仍然没有履行债务的,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,强制执行申请通过后,法院应当查询被执行人在各大银行的账户,如果有资金应冻结划扣。

3、承担刑事责任

法院判决应承担履行债务的,对人民法院的判决、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,情节严重的,欠款人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,构成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,最高可判七年。

4、限制老赖的措施

(1)限制高消费指令;

(2)限制出境;

(3)网购受限;

(4)不得担任老板、董事、监事、高管;

(5)限制投标人、招标代理机构、评标专家以及其他招标从业人员招投标活动。

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,民间借贷纠纷一般是不会转化为刑事诈骗的,如果借款人借款的目的是非法占有,骗取出借人款项的,本身就是诈骗行为,不存在转化问题。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,欢迎读者到北京普胜达律师事务所进行法律咨询。

相关单位

RELATED UNITS

中国司法部

北京市司法局

北京市律师协会

中国公安

中国检察院

最高人民法院

联系热线:137-0103-5068

地址:北京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10号骏豪中央公园广场A1座15层

邮箱:
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615号网站地图 京ICP备2020046135号 民间借贷能否转化为诈骗-刑事问答-郭永满律师

X
恭喜您,提交留言成功
等待5秒自动关闭,或者直接点击关闭按钮